中證網訊(記者 王輝)1月15日11時14分,“金紫荊衛星”三號、四號和六號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成功被送入預定軌道並完成組網。這是香港航天科技集團(01725.HK,簡稱香港航天科技)圍繞“金紫荊”星座項目打造的新一輪發射,三顆衛星的成功組網,標誌著公司的“星座建設水平”和衛星服務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公司將在2023年至2026年間完成剩余衛星在軌部署工作,形成體系化星座業務運行能力。這意味著,在未來四年間,“金紫荊”星座衛星批量研製和在軌部署工作將提速。
據了解,“金紫荊”星座由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規劃,旨在建設一種主被動混合式低軌高頻衛星星座、融合光學遙感與合成孔徑雷達、形成不受雲雨等天氣條件影響的全天時全天候近即時動態監測服務體系,面向全球提供衛星遙感服務和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截至目前,“金紫荊”星座已總計完成10顆衛星部署,且均實現在軌正常運行。
“金紫荊”星座建成後,將面向智慧城市應用將重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群,能夠實現高時間分辨率的快速機動重訪,定期提供特定區域的天基大數據、圖像和視頻資源,以及面向全球建立即時衛星通訊與導航需求牽引下的區域動態監測專項應用與服務,在應急管理、防災減災、生態環境、海洋環境、城市管理、工程建設、交通運輸、精準農業等諸多方面助力實現精細化管理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全週期監測。
作為香港第一家以星鏈工程和智能精密衛星製造為核心的商業航天上市企業,衛星服務收入的增長已成為影響香港航天科技商業價值的重要因素,而公司在“金紫荊”衛星項目上的持續推進,吸引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香港航天科技集團聯席主席兼行政總裁、執行董事文壹川表示,通過整體智慧方案供應和產業賦能,公司願為國家粵港澳一體化戰略和區域經濟繁榮貢獻企業力量。
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記者張建松、張泉)以碳化矽(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因素與重要保證。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獲悉,我國在太空成功驗證了首款國產碳化矽(SiC)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可望牽引我國航天電源升級換代。
1月23日23時3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四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1月17日12時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巴基斯坦PRSC-EO1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