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於2025年4月10日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Long March 3B),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十七號衛星(TJS-17)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這是中國2025年高密度航天發射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增強其在太空通信、電子情報和戰略預警領域的能力。
TJS系列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旗下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SAST)研制,官方描述其用途為“通信、廣播電視及技術驗證”,但外界分析認為,該系列衛星可能涉及電子偵察(ELINT)、導彈探測技術測試、新型傳感器驗證,甚至具備對其他衛星進行近距離觀測的能力。例如,2018年發射的TJS-3衛星曾釋放子衛星並機動接近美國衛星,顯示其任務範圍遠超公開聲明的通信功能。
此次發射是TJS系列在2025年的第二次任務。此前,2024年12月發射的TJS-16衛星同樣被部署至地球同步軌道,用於測試在軌燃料補給及任務延壽技術。CASC計劃在2025年實施包括天問二號小行星采樣任務在內的多項高優先級發射,並推進商業衛星星座部署。
分析指出,TJS衛星為解放軍(PLA)提供關鍵太空基礎設施支持,可能服務於導彈防御系統及太空戰能力建設。隨著中國在軌衛星數量激增,美國太空軍已加強對地球同步軌道活動的監測。
中國於4月19日早上6時51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二十七號衛星01星至06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今日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我國已成功構建全球首個基於遠距離逆行軌道(DRO)的地月空間三星星座繫統。這一重大突破標誌着我國在地月空間探索領域邁入世界前列。
2025年4月15日,美國第37任總統理查德·尼克鬆的外孫克裡斯托弗·尼克鬆(Christopher Nixon Cox)到訪洲際航天科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