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至13日,洲際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1725. HK)在香港將軍澳先進位造中心的洲際航天衛星製造中心,向公眾展示了自2023年7月開業以來首批量產的100顆6U尺寸、5米空間解析度的光學遙感衛星。 此次展覽吸引了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企業、學術機構及行業協會的代表,共計100餘人參與。
全球嘉賓齊聚,共襄盛舉
參展嘉賓包括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多國駐香港總領館、貿易委員會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辦事處,以及多家知名金融財團、科技協會、商會聯盟和社團的代表。 此外,香港大學等本地高校的師生也參與了此次活動。 嘉賓們對洲際航天科技集團在衛星工業化設計、自主生產及批量化製造方面的成就表示高度讚賞,並對其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從籌備到全球化佈局,洲際航天的崛起之路
洲際航天科技集團自2016年在香港籌備建設,2019年正式成立,2021年通過資產重組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 儘管在2020-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面臨諸多挑戰,集團仍堅持推進香港將軍澳衛星製造中心的建設,並於2023年7月25日正式開業。 該中心佔地20萬平方英尺,配備了先進的衛星集成、總裝及測試(AIT)設備,具備全流程自主化生產能力。
工業化5.0與衛星技術的深度融合
洲際航天科技集團董事局高度重視核心業務發展,致力於將集團打造為集衛星設計、生產、運營與數據應用於一體的綜合性航天科技企業。 集團提出了以工業化5.0為導向的發展戰略,目標是通過自主設計和生產80%的衛星零部件,結合AIT中心的批量化製造能力,將衛星成本降低80%,實現衛星產品的標準化和貨架化,推動衛星技術的普惠化與可持續發展。
首批100顆衛星的里程碑成就
在過去的兩年中,洲際航天科技集團的管理團隊及專業技術團隊在合作夥伴和社會各界的支援下,成功完成了首批100顆5米解析度6U衛星的80%部元件的自主設計與生產。 儘管部分光學鏡頭仍需進口,集團已實現了衛星分系統及整星的組裝,標誌著其在衛星批量化製造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未來展望:全球衛星星座計劃與市場主導目標
洲際航天科技集團計劃通過與相關方合作,建設覆蓋中東與非洲的6000顆衛星星座,預計於2030年完成部署。 該星座將提供全球領先的通信、遙感及數據服務,助力區域數字化發展。 集團還設定了雄心勃勃的市場目標:202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5米解析度衛星製造商,佔據90%的市場份額; 2027年主導1米解析度衛星市場; 2028年則在0.5米至0.3米超高解析度衛星製造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嘉賓寄語:期待洲際航天引領全球航天產業變革
參訪嘉賓對洲際航天科技集團的階段性成果表示熱烈祝賀,認為其在衛星工業化設計、自主生產及批量化製造方面的實踐,為衛星技術的普惠化奠定了重要基礎。 嘉賓們期待洲際航天繼續努力,推動衛星整星價格進一步降低,提升衛星性能,為全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洲際航天科技集團將繼續以創新和工業化5.0為驅動,邁向全球航天產業的領先地位。
今日從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獲悉,我國已成功構建全球首個基於遠距離逆行軌道(DRO)的地月空間三星星座繫統。這一重大突破標誌着我國在地月空間探索領域邁入世界前列。
2025年4月15日,美國第37任總統理查德·尼克鬆的外孫克裡斯托弗·尼克鬆(Christopher Nixon Cox)到訪洲際航天科技集團。
美國宇航局(NASA)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Armstrong Flight Research Center)近期開展了一項創新研究,通過測量月球反射的陽光(月光),以校準地球觀測衛星的數據,從而提高對地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的監測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