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AGI精密製造,開啟革命性衛星工業新時代
ASPACE馬來西亞通用人工智能精密製造中心MSPACE已順利投產,工廠以通用人工智能(AGI)進行精密製造為核心,采用了全球化AI+精密製造理念,整合了Google DeepMind、Siemens Insights Hub、GPT、Deepseek、IoT + IBM Cloud以及PyTorch等多項前沿技術,打造了一條高度智能化、數字化的衛星部組件及整星製造生產線,標誌著ASPACE在全球衛星製造領域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值得註意的是,ASPACE生產的100顆衛星的大部分零部件已經在該工廠順利完成生產,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衛星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
AI+精密製造:技術融合賦能高效生產
馬來西亞工廠的核心是一條由AI數控、智能化機床、3D打印技術、數字孿生、計算機視覺質量檢測以及AI驅動的自主供應鏈組成的全產業鏈生產線。
通過深度整合PyTorch驅動的AI模型、Google DeepMind的強化學習技術和3D打印技術,並將Siemens Insights Hub的工業數據分析能力與IBM Cloud的物聯網平臺相結合,工廠實現了實現了衛星部組件的快速原型設計、定製化生產和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優化,顯著提升了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同時,為生產線提供了實時監控和預測性維護支持,確保設備始終處於最佳運行狀態。數字孿生技術的引入,使得生產線能夠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全流程模擬和優化,大幅縮短了產品從設計到量產的時間。
計算機視覺與AI質量檢測:優化檢測效率,提升產品精度
MSPACE在質量檢測環節引入了基於計算機視覺的AI檢測系統。該系統能夠對衛星部組件進行高精度、全方位的自動化檢測,識別微米級的缺陷,確保產品質量達到航天級標準。通過GPT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檢測結果能夠實時生成報告並與全球研發團隊共享,進一步提升了生產透明度和協作效率。
AI驅動的自主供應鏈:智能化管理降本增效
工廠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深度融合了AI技術,根據市場需求、庫存狀態和生產計劃自動調整采購和物流策略。Deepseek的優化算法與IoT技術相結合,實現了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並提高了供應鏈的響應速度。
人機協作:AI與人類協同創造更高價值
MSPACE特別註重「人機協作」理念,將AI定位為人類工程師的協作夥伴,而非單純的自動化工具。通過AI輔助設計、機器協同裝配等技術,工廠實現了生產效率與定製化能力的雙重提升。人類工程師能夠專註於高附加值的設計和創新工作,而AI則負責重復性高、精度要求高的任務,共同推動衛星製造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AI 賦能航天製造:精度提升,成本降低80%
MSPACE的投產不僅標誌著技術上的飛躍,更在成本控製和製造精度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成功將衛星製造成本相比全球平均水平降低了80%,同時將製造和檢測精度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
展望未來,拓展生產基地,邁向更大舞臺
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AI技術與衛星製造的深度融合,為全球客戶提供更高效、更靈活的解決方案。隨著全球對衛星通信、遙感、導航及深空探測需求的持續增長,衛星製造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了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我們將加快擴張步伐,建設更大規模、更智能化的生產基地,MSPACE即將擴張至35000平方尺,以提升產能、優化製造流程,並進一步增強我們的市場競爭力。
洲際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USPACE)與國際宇航聯合會(簡稱IAF)攜手舉辦的「百顆衛星巡展」正式啟動。
2月11日17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上海2月2日電(記者張建松、張泉)以碳化矽(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因素與重要保證。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獲悉,我國在太空成功驗證了首款國產碳化矽(SiC)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可望牽引我國航天電源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