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初,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悄悄在全球爭奪稀缺而寶貴的資源:無線電頻譜的鬥爭中開闢了一條新戰線,放寬低軌衛星傳輸的功率限制。
SpaceX的目標是制定一項模糊的國際法規,規範由不同軌道上的衛星營運商共享的頻譜。馬斯克期望美國監管機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能夠批准。
於2024年8月9日,SpaceX向FCC請求放寬全球對低軌營運商的傳輸功率限制。因為SpaceX認為等效功率通量密度規則是20多年前制定的,旨在確保來自低軌道的訊號不會干擾來自較高地球靜止軌道或固定軌道系統的訊號。
擁有全球成長最快的衛星寬頻網路Starlink的SpaceX告訴FCC,這些過時的電力限制已經不適合現代太空時代。其甚至認為,管理規則的國際程序被舊的地球靜止系統營運商和「美國最堅定的對手」之間的聯盟劫持了。SpaceX聲稱這關係到「美國在新太空經濟中的全球競爭力」和衛星通訊的未來,請FCC要立刻插手放寬功率限制。
無線電頻譜長期以來一直是地緣政治和競爭緊張局勢的焦點。不同的頻率用於不同的目的,取決於它們的範圍、容量和穿透障礙物的能力。極低的頻率可用於有限的遠距離通訊。衛星使用更高的頻率。
顧問公司TMF Associates表示,Starlink現在產生了全球大部分衛星通訊流量。如果它們能夠以更高的功率等級進行傳輸,它們將能夠產生更多的容量,以更高的速度編碼資料。因此,Stralink將更有能力滿足高峰需求。
如今隨著Project Kuiper預計2025年將開始從低軌道提供服務。它計劃擁有3000多顆衛星提供寬頻服務,並且像SpaceX一樣,將擁有自己的發射提供者。這意味著兩家由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支持的兩家美國低軌衛星公司可能在新興航太工業的關鍵領域擁有壓倒性的主導地位。
但幾位業界主管表示,此次干預突顯了頻譜治理的弱點。新的航太工業正在以閃電般的速度發展,但法規的變化最多只能每三到四年達成一致,而且通常最多八年,這的確有些過慢。該體系賦予每個國家平等的權利,一些國際電信聯盟成員認為,這使其效率極低且無法進行改革。
為了回應 SpaceX 和 Kuiper 的要求,2023年的WRC高峰會把這個問題擱置了,其想要研究且確定放寬限制,不會危及地球運營商,但可能不會在2031年之前發生。
這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即使FCC支持修改規則的原則,但仍擔心Starlink的壯大可能對產業發展不利。可是中國正計劃推出自己版本的Starlink,或許從正政治的角度切入,美國寧願自己領先,且壯大Starlink和Kuiper,也不願拱手讓出低軌衛星王座給中國吧!
洲際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USPACE)與國際宇航聯合會(簡稱IAF)攜手舉辦的「百顆衛星巡展」正式啟動。
SPACE馬來西亞通用人工智能精密製造中心MSPACE已順利投產,工廠以通用人工智能(AGI)進行精密製造為核心,采用了全球化AI+精密製造理念,整合了Google DeepMind、Siemens Insights Hub、GPT、Deepseek、IoT + IBM Cloud以及PyTorch等多項前沿技術,打造了一條高度智能化、數字化的衛星部組件及整星製造生產線,標誌著ASPACE在全球衛星製造領域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2月11日17時30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八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